
类别: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5-04-20 18:26:34 浏览: 次
PG电子官方网站150种防锈剂配方与制作docPAGE PAGE 179 150种防锈剂配方与制作 目 录 TOC \o 1-4 \h \z \u 1 防锈剂 4 常温固化干膜润滑防锈剂 4 常温清洗防锈剂 6 除油除锈防锈剂 7 多功能除锈防锈剂 8 多功能固态金属防锈材料 9 防水型阻锈剂 10 防锈剂 11 防锈剂 12 防锈添加剂 12 防锈涂层组合物 14 防锈涂膜剂 15 防锈组成物 16 钢筋混凝土阻锈剂(1) 17 钢筋混凝土阻锈剂(2) 18 钢铁表面防锈剂 19 钢铁除锈防锈剂 20 钢铁防锈剂 21 钢铁防锈剂 23 高效除锈防锈剂 24 高效化锈防锈剂 25 罐体水压试验防锈剂 26 硅钢片剪口防锈剂 28 纳米二氧化钛防锈剂 29 黑色金属表面脱脂防腐防锈剂 30 黑色金属气相防锈剂 31 黑色金属物防腐防锈剂 31 混凝土钢筋阻锈剂 33 建筑用钢结构转锈防锈涂剂 33 洁光防腐防锈剂 35 金属表面防锈处理剂 36 金属表面防锈剂(2) 37 金属除锈防锈剂 38 金属除油除锈防锈剂 39 金属防锈剂(1) 40 金属防锈剂(2) 41 金属防锈剂(3) 43 金属防锈剂 44 金属防锈喷雾剂 45 金属水基防锈剂 46 金属制品长期防锈剂 48 链条油防锈剂 49 滤清器用水基防锈剂 50 浓缩液态油基防锈剂 52 汽车水箱除垢防锈剂 53 汽车油箱用水基防锈剂 53 枪械用超薄层蜡膜防锈组合物 55 强酸性金属表面磷钝化防锈剂 56 清洗防锈剂 57 去污增光防腐防锈剂 58 乳化型金属防锈剂 59 水基防锈保护处理蜡剂 61 水基防锈剂 62 水基防锈剂 63 水基金属防锈保护剂 64 水基长效防锈剂 66 水溶性防锈剂 67 水溶性金属防锈剂 69 水乳型防腐防锈剂 70 水性防锈剂 72 水性防锈剂 73 水性金属防锈剂 74 水性金属阻锈剂 75 铜合金防锈剂(1) 76 铜合金防锈剂(2) 78 无公害多用气相防锈剂 79 磷酸-棓酸盐系消锈防锈剂 81 印刷线 用于磷化处理后的防锈剂 84 油溶性复配高效防锈添加剂 85 有机钢筋混凝土阻锈剂 86 长效水基金属防锈剂 88 铸铁洗净防锈剂 88 铸铁制品洗净防锈剂 89 常温固化防锈干膜润滑剂 90 防锈干膜润滑剂 91 防锈润滑剂 93 冷拔防锈润滑剂 94 链条专用防锈润滑剂 96 乳化型拉延防锈润滑剂 97 水溶性防锈润滑添加剂 98 2 防锈液 99 防锈金属切削液 99 防锈乳化液 100 防锈液 101 防锈液 102 防锈液 103 钢筋防锈处理液 103 钢铁表面除锈防锈液 104 钢铁表面防锈除锈液 106 钢铁常温高效除油除锈磷化钝化防锈液 107 钢铁超低温多功能除锈磷化防锈液 107 钢铁低温快速除锈磷化防锈液 108 高浓缩气化性防锈液 109 高效工序间水基防锈液 110 高性能金属切削冷却防锈液 111 高悬浮力水溶性防锈研磨液 112 化锈防锈液 115 环保气化性防锈液 115 金属除锈防锈液 117 金属除锈防锈液(1) 118 多功能环保金属除油除锈防锈液 119 金属防锈液 121 金属防锈液 121 聚硅氧烷防锈液 122 抗静电气相防锈膜 124 冷拔防锈润滑液 125 气化性防锈膜 126 汽化性防锈液 127 切削冷却防锈液 128 水基除油去锈防锈液 128 水基冷轧润滑防锈液 129 水基润滑防锈两用液 130 水溶性防锈晶体研磨液 131 高聚浮力水溶性防锈研磨液 132 水乳型除锈防锈液 133 水乳型共混防腐防锈剂 133 水性丙烯酸树脂防锈乳液 135 防锈水 136 用于银产品的气化性防锈膜 137 长效乳化型防锈液 138 转化型防锈液 139 3 防锈油 141 薄膜防锈油 141 彩色硬膜金属防锈油 143 超微细铜丝拉制用防锈乳化油 144 导电防锈润滑油 145 道轨螺栓长效防锈脂 146 低油雾防锈切削油 147 多功能气相防锈油 148 发动机零件用薄层防锈油 149 防锈型飞机通用润滑脂 150 防锈油 151 防锈油(1) 153 防锈油(2) 156 高极压抗水防锈润滑脂 158 高铁道岔防锈油 159 海洋环境防锈脂 161 海洋环境绿色防锈脂 162 环保触变性防锈油 163 环保无钡触变性防锈油 164 环保型防锈油 166 机械封存气相防锈油 167 金属防锈防腐油 168 金属防锈蜡 169 静电喷涂防锈油 170 静电喷涂防锈油 173 快干型金属薄层防锈油 175 链条抗磨防锈专用脂 176 磨削防锈两用油 177 汽车钢板用防锈油 179 汽车液体防锈蜡 180 溶剂稀释软膜防锈油 181 软膜防锈油 181 水基防锈保护蜡剂 183 新型脱水防锈油 184 脱液型水膜置换防锈油 186 新型抗静电软膜防锈油 187 长效防锈油 188 长效防锈脂 189 脂型防锈油 189 1 防锈剂 常温固化干膜润滑防锈剂 特性本品具有较好的承受负荷能力,磨擦系数低,耐磨性好,耐温性高,并且具有优异的耐大气老化和防锈性能。 用途与用法本品适用于一般的导轨、销轴、液压支柱、轴承、悬挂链等部件的润滑与防锈,尤其适于不能加温固化的设备和零件上,如大型设备,非金属基材料等也适于露天搁置的机械,经常接触海水盐雾的海军装备(飞机、舰艇),经常处于酸、碱、高低温环境的机械设备的润滑与防锈,也可作为使用高温固化干膜后经过磨损对其进行补膜时的干膜润滑剂。 本干膜润滑剂适合喷涂在各种碳钢、合金钢、铜、铝、镁及其合金、铸铁、非金属材料等材质的机加工表面和研磨表面,也可喷涂在经喷砂、磷化、纯化、阳极化、硫氮碳共渗的金属材料工件表面。 将干膜按常规方法将其喷涂在工件上,常温下待其挥发掉有机溶剂后(约4~6h)即在工件表面上形成干膜。 配方 1# 2# 3# 4# 5# 6# 7# 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35 38 40 41 45 47 50 二硫化钼 35 40 30 32 34 37 30 氟化稀土 4 4 4 3 4 3 3 三氧化二锑 13 10 11 5 6 6 13 三硫化二锑 - 5 - 5 5 2 1 二碱式亚磷酸铅 10 - 10 10 1 2 - 表面活性剂 3 3 5 4 5 3 3 制作方法按配方称取二硫化钼、氟化稀土、三氧化二锑、二碱式亚磷酸铅、松油,然后加入部分分散介质中混合,在球磨机上球磨50h,称取聚酰亚胺树脂加入剩余部分分解介质中使其溶解,和前面球磨的配料相混合,搅拌均匀即为干膜润滑。 注意事项本干膜剂由粘结剂、固体润滑剂、防锈添加剂、表面活性剂等组成。粘结剂为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二硫化钼和氟化稀土为固体润滑剂,三氧化二锑和二碱式亚磷酸铅为防锈添加剂。各组份质量百分比配比范围为聚酰胺酰亚胺树脂35~50、二硫化钼30~40、氟化稀土3~5、三氧化二锑5~15、三硫化二锑0~5、二碱式亚磷酸铅0~10、表面活性剂3~5。 选用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作为粘结剂,能使润滑剂在常温下快速固化而且有较强的粘结性能,好的柔韧性,很高的抗极压性,耐磨性,耐温性,防锈性能得到充分保证。 固体润滑剂除了二硫化钼外还加入了耐磨性很好的氟化稀土、三氧化二锑和二碱式亚磷酸铅的添加使干膜润滑剂防锈性能有很大的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干膜润滑剂的分散性及储存稳定性得以保证。 上述配方中粘结剂、固体润滑剂、防锈添加剂、表面活性剂等在未制成干膜前都是粉末状或粘稠液体。因此,在制成干膜时,需将其制成干膜进行喷涂,就是把配方中的固体颗粒分散于分散介质中。按配方将粉末状物料加入分散介质中,通过充分研磨后,制成浆状物。分散介质选用有机溶剂即二甲基甲酰胺,甲乙酮的混合液,加入量为配方物料的3~4倍(质量)。分散介质组成为:二甲基甲酰胺65~85%,丁酮15~35%(质量百分含量),之所以选用这二种溶剂是充分考虑到固化时间,粘结强度等因素, 选用的氟化稀土可以是氟化镧、氟化铈、氟化钕等也可以是混合稀土氟化物,但好选用氟化铈。所用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是司盘-28、吐温-40、松油、胺化膨润土,最好选用松油。选用的聚酰胺亚胺树脂,绝对粘度为1500~6000mPa·s。所用的二硫化钼纯度大于98%,过325目筛孔后网上残余小于0.5%粒度在5微米以下,三氧化二锑、氟化稀土、二碱式亚磷酸铅,均通过300目筛孔,所用的固体填料都经过100~110℃下烤烘2~4h。 常温清洗防锈剂 特性 本品可在常温下进行作业,无需加温设备,使设备简化,节约能源;同时具有防锈功能无需在下道工序中单独进行防锈处理,工艺简单,成本低。本品的方法好操作,易控制。 用途与用法 本品主要应用于铸铁柴油机主机缸体清洗防锈。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三聚磷酸钠 2 8 3 六偏磷酸钠 2 8 3 五水偏硅 2 10 4 重碱 1 4 2 QYL-23 8 12 10 AEO 3 6 4 JFC 0.1 1.2 0.6 聚乙二醇 4 6 5 磺化蓖麻油 3 5 4 拉开粉 0.2 2 0.8 消泡剂 3 5 5 自来水 71.7 32.8 58.6 制作方法 先将自来水加入到专用反应釜中,加热到40~50℃,开动搅拌器按350~450r/min的速度进行搅拌,并依次加入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五水偏硅、重碱、拉开粉,边搅拌边降温到30℃以下时,再依次加入QYL-23、AEO、JFC、聚乙二醇、磺化蓖麻油充分搅拌1h,使反应釜中的溶液是米均匀透明的水溶性液体,即可抽样检查并放料包装。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三聚磷酸钠2~8、六偏磷酸钠2~8、五水偏硅2~10、重碱1~4、QYL-23 8~12、AEO3~6、JFC0.1~1.2、聚乙二醇4~6、磺化蓖麻油3~5、拉开粉0.2~2、消泡剂3~5、自来水加至100。 除油除锈防锈剂 特性 本品化学性能稳定,使用周期长,消耗慢,溶液可不断添加,连续使用,除锈、酸洗、钝化、磷化,同步进行,使用此溶液对金属部件处理后,金属表面平整光滑,对有色金属与黑色金属均能达到除油防锈一步法,增强电镀镀层结合力和油漆涂膜结合力,提高了涂装质量。 用途与用法 本品用于金属表面处理。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氢氧化钠 6 铝粉 13 六次甲基四胺 13 聚氯乙烯脂肪醇醚 6 环氧乙烷 12(体积) 自来水 300 磷酸(浓度为85%) 650(体积) 制作方法 分别称取氢氧化钠、铝粉、六次甲基四胺、聚氯乙烯脂肪醇醚、置取环氧乙烷12ml,将上述原料全部放入预先清洗洁净的搪瓷容器,加入300ml自来水,此时发生强烈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达95±5℃,放置在室温下自然冷却至35℃,再徐徐加入磷酸(浓度为85%),测定pH=1.5,配制所成的溶液为淡略带香味液体。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铝粉(俗称银粉)12~15;氢氧化钠6~10;六次甲基四胺12~15;聚氯乙烯脂肪醇醚6~10;环氧乙烷12~15(体积);自来水250~350;磷酸为600~700(体积)。 多功能除锈防锈剂 特性 本产品无毒、无臭、无氧化性,敞放一年以上不会变质,不存在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酸雾,也不会引起金属的氢脆(一般酸洗除锈后会存在引起氢脆的可能性),使用时不会灼伤皮肤,对人的腐蚀性小,使用安全,除使用效果外,另一方面,本除锈防锈剂的成分简单,原料普通易得,成本低,而且单位质量可处理的金属表面积大,使用方法灵活多样,易于操作。 用途与用法 适用于金属表面的除锈防锈处理。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4# 磷酸(85%) 49 54 57 58 铝 0.6 0.8 1.2 1 明胶 0.5 0.4 - - 牛皮胶 - - 0.3 0.6 明矾 0.4 0.3 0.3 0.5 高铝熟料粉 0.8 0 0 0.6 水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制作方法 将磷酸与铝粉小心混合并快速搅拌,使其充分反应,至铝粉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得到半成品备用液。将动物胶、明矾和足量的水混合后加热,至全部溶融,注意保持水量,缓慢加入上述半成品备用液,搅拌均匀,即得到乳白色或微灰黑色的除锈防锈剂,pH~1,即可使用。此时在除锈防锈剂中可以按规定比例加入少量的熟料粉,混合均匀后使用,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磷酸48~58、铝0.6~1.2、动物胶0.2~0.7、明矾0.2~0.6、熟料粉0~0.8,水加至100。 多功能固态金属防锈材料 特性 本品熔融后即可浸涂,能快速自干,使用方便;膜层薄、透明可剥;耐酸碱、耐老化、耐腐蚀性好,防锈可达5~12年;抗静电、放碰撞、防划伤、环保性好;膜层不粘手、无油腻。 用途与用法 本品用于各种精密零部件的工序间防锈和长期封存的防锈。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4# 甲基纤维素 5 6 7 8 乙基纤维素 8 5 6 7 醋酸纤维素 6 5 8 7 聚乙烯醇 7 8 5 8 甲醛 4 5 5 3 氢氧化钠 5 3 3 4 植酸钠 1 1.5 2 3 苯并三氮唑 1 2 1.5 3 抗氧剂1010 1 1 2 1 抗氧剂168 2 2 1 2 抗闪锈剂 4 3 4 5 增塑剂 2 3 3 4 抗静电剂 1 2 1 2 环氧树脂EP44 8 7 10 5 机械油 45 46.5 41.5 62 制作方法 (1)将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聚乙烯醇加入反应釜中,在80~140℃温度下,加入甲醛,在甲醛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乳白色粘料,再复合形成透明胶液; (2)透明胶液用氢氧化钠(浓度30%)中和后,添加植酸钠、苯并三氮唑、抗氧剂、抗闪锈剂、增塑剂、抗静电剂搅拌均匀; (3)混合液升温到160~180℃,加入环氧树脂EP44,机械油混合均匀,在120~160℃高温真空下脱水、除泡,得产品。 注意事项 本品成膜剂为纤维素材料;抗闪锈剂为苯并三氮唑、植酸钠;增塑剂为油溶性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抗静电剂为油溶性抗静电剂;机械油为浅色机械油。 防水型阻锈剂 特性 本品对混凝土凝结时间、混凝土强度无负面影响,且具有用量低、阻锈性能高的特点。对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防止钢筋锈蚀具有显著功效,并同时兼有减水、引气、保塑以及防腐蚀功能,可同时作为混凝土泵送剂、防水剂、阻锈剂使用的外加剂。 用途与用法 本品主要应用于海港工程、沿海建筑、民用建筑等新拌钢筋混凝土结构。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4# 5# 6# 改性有机硅 10 15 20 20 15 15 乙醇胺 30 - - - 10 8 N-甲基乙醇胺 - 20 - - - 6 三乙醇胺 - - 20 10 5 3 对羟基N-甲基环己胺 - - - 10 5 4 自来水 60 65 60 60 65 64 制作方法 将改性有机硅、乙醇胺、N-甲基乙醇胺、三乙醇胺、对羟基N-甲基环己胺,再加入自来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制得本品防水型阻防锈剂。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改性有机硅10~20、氨基醇10~30、水60~70。 所述改性有机硅为烷基烷氧基硅烷,R’Si(OR3)3,其中R’和R表示烷基。 所述氨基醇可为乙醇胺、N-甲基乙醇胺、N,N-二甲基乙醇胺、三乙醇胺、对羟基环己胺、对羟基N-甲基环己胺、对羟基N,N-二甲基环己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防锈剂 特性 本品在于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简单,都是稳定的化合物,长期存放无变质现象;采用纯天然原料、高科技手段、特殊配方、经特殊工艺流程精制而成,经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表明该防锈剂属于无毒类化合物,无毒害、完全没有致癌性和致畸性,而且对皮肤无任何刺激作用;集防锈、杀菌、防霉与清洁为一体,杀菌谱广,对酵母菌、细菌等具有广泛的杀菌抑菌作用,还可杀灭所有的原核和真核微生物,对青霉属、曲霉属、根霉属、毛霉属、镰刀霉属、交链霉属、木霉属等常见霉属试菌都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彻底保护用户的生物安全;防锈杀菌效果速度快,药效稳定,作用时间长。 用途与用法 本品主要用作防锈防霉清洁剂。 使用方法: (1)将各部件拆卸开。 (2)因本品是水基溶液,使用前应确保各部件处于干燥的状况,否则应置于室温下放置待干。 (3)仔细将本品均匀喷洒在已折卸的各部件表面。 (4)可用干的刷子或洁布对不洁部位进行擦拭。 (5)置于室温下放置待干,确保装配前各部件完全干燥。 (6)如有必要,可在干燥后滴加高质润滑油进一步增加润滑效果。 (7)请勿将本品与维护剂混用。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4# 5# 纯碱 1.5 2 1.7 1.8 1.6 磷酸三钠 0.5 1 0.8 0.7 0.9 丙酸钠 0.3 1 0.6 0.5 0.8 三聚磷酸钠 0.5 0.7 0.6 0.5 0.6 水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制作方法 将各组分溶于水混合均匀即可。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纯碱1.5~2、磷酸三钠0.5~1、丙酸钠0.3~1、三聚磷酸钠0.5~0.7、水加至100。 防锈剂 特性 本品防锈性能优异,完全能满足海洋运输及室外暴露防锈、防腐的需要。 用途与用法 本品用于海洋运输及室外暴露防锈、防腐。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油性蜡 6 8 4 凡士林 8 6 10 石油磺酸盐 1 1 1 酰胺类气相防锈剂 0.5 0.5 0.5 煤油 4 4 4 制作方法 将各组分混合,加热至60~80℃,混合均匀即可。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油性蜡4~8,凡士林6~10,石油磺酸盐1~3,酰胺类气相防锈剂0.5~2,煤油3~5。其中油性蜡是一种成膜剂,提供所需要的蜡膜,凡士林为蜡与防锈剂之间的调和剂,并起到辅助成膜及调节蜡膜软硬的辅助剂,石油磺酸盐为油性防锈剂。煤油为载体。 防锈添加剂 特性 本品中不含致癌物质亚硝酸盐,是一种性能良好无毒害的水溶性防锈添加剂,另外本品防锈添加剂是水溶性的,并可以在硬水条件下使用,具有良好的防锈效果。 本品防锈添加剂具有多个羟基、酰胺基等极性基团和长碳链烃基,因而具有好的润湿、乳化、增容、清洗、防锈等功能,可应用于多领域。 本品水溶性好、耐硬水,在金属表面附着力强,对铁、铜具有良好的防锈作用,并在高温高压下具有润滑作用。 本品采用油酸和顺丁烯二酸酐加成,可在分子中引入两个羧基以及非极性长碳链烃基的化合物,分子体积较反应前大大增加,使之兼具防锈剂和油性剂的功能,且极易溶于水,成为性能优良的水溶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防锈效果。 用途与用法 本品主要用作防锈添加剂。 本品防锈添加剂添加到水、水基切削液、水基磨削液、水溶性防锈油、油溶性防锈油、油漆或涂料中起防锈作用;按添加量为1~10‰,优选添加量为1.5~3.5‰。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4# 5# 油酸CH3(CH2)7CH=CH(CH2)7COOH 78.8 158.1 236 315.15 394 顺丁烯二酸酐 27.35 55 82 109 136.8 浓度为85%的磷酸溶液 0.1 0.3 0.6 0.9 1.3 二乙醇胺NH(CH2CH2OH)2 93.8 188 283 375.4 470 氢氧化钾 0.4 0.6 0.8 1 1.2 制作方法 (1)先将加热搅拌的不锈钢反应釜预热到60~100℃时加入油酸CH3(CH2)7CH=CH(CH2)7COOH,加热搅拌,在120~150℃加入顺丁烯二酸酐和浓度为85%的磷酸溶液,磷酸起催化剂作用,然后持续加热搅拌,在160~200℃时持续反应3~5h。 (2)反应后,停止加热,自然降温,降温到120~140℃时,加入二乙醇胺NH(CH2CH2OH)2和氢氧化钾,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加料结束后抽线KPa,抽真空除去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控制反应温度为140~150℃,持续反应3~5h。 (3)反应结束后,自然降温到50~100℃,得到棕油状物;然后用半透膜除去其中的盐,再用二甲基亚砜萃取出产物,最后减压蒸馏除去二甲基亚砜得产物。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油酸CH3(CH2)7CH= CH(CH2)7COOH70~400、顺丁烯二酸酐20~150、浓度为85%的磷酸溶液0.1~1.5、二乙醇胺NH(CH2CH2OH)290~500、氢氧化钾0.4~1.5。 防锈涂层组合物 特性 本品的防锈涂层组合物中添加了紫外线吸收剂和受阻胺光稳定剂两种光热稳定剂,具有抗老化作用。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将吸收的太阳光能安全的转化为热能而消耗掉。受阻胺光稳定剂可以扑捉光引起的氢过氧化物的分解而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和烷氧自由基,阻止防护涂层老化分解。紫外线吸收剂和受阻胺光稳定剂组合使用延长了防护层被太阳光照射分解的时间,避免防护涂层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粉化、脱落,保护了防护涂层的完整性,从而提高了防腐性能。 本品采用的溶剂为混合酸二甲酯,为不含有苯、不含氯的环保型溶剂,不易燃易爆,使用安全。 本品采用特定的丙烯酸树脂与特定的醇酸树脂作为成膜树脂与特殊的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防缩孔剂和紫外线吸收剂以及受阻胺光稳剂组合使用,在石油套管表面形成一层光滑、透亮、致密的防锈涂层,达到长期防锈的作用。 用途与用法 本品主要应用于金属防锈。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混合酸二甲酯溶剂 32 32.5 37.5 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共聚的丙烯酸树脂 55 55 - 丙烯酸酯和苯乙烯共聚的丙烯酸树脂 - - 50 脱水蓖麻油醇酸树脂 10 10 - 亚麻油醇酸树脂 - - 10 防缩孔剂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1 0.5 0.5 紫外线,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 1 1 1 制作方法 将各组分加入到溶剂中,混合均匀即可。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成膜树脂60~70、防缩孔剂0.5~1、光热稳定剂0.2~2、溶剂30~40。 所述成膜树脂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和醇酸树脂。所述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丙烯酸酯和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所述的醇酸树脂为亚麻油醇酸树脂、脱水蓖麻油醇酸树脂、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中的一种。 所述防缩孔剂为有机氟改性聚丙烯酸酯。 所述的光热稳定剂为紫外线-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受阻胺光稳剂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 所述的溶剂为环保型混合酸二甲酯溶剂。 防锈涂膜剂 特性 本品以高附着力透明单体且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防锈、防水、绝缘多种特性与其他油漆的优良配套,能广泛适用于钢、铁、铝、锌、船舶、机床、机电、电子、车辆产品防锈防水保护。 用途与用法 本品能广泛适用于钢、铁、铝、锌、船舶、机床、机电、电子、车辆产品防锈防水保护。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松香酯 2.6 0.3 3 5 2.5 2 5 4 5 0.3 酚醛树脂 10 3 9 12 11 8 12 11 11 3 环氧树脂 8 2 10 10 9 7 10 9 10 2 聚乙烯醇缩丁醛 4 1 5 6 5.5 3.5 6 5 6 1 丙酮 8 8 5 3 6.5 5.5 8 7 8 3 乙醇 53 53 44 38 53 40 44 51 40 38 正丁醇 3 7 3 1 3.5 4 7 6 7 1 磷酸 2 5 4 7 3 5 5 4 5 1 顺丁烯二酸酐 9.4 20.7 17 - - - - - 8 - 苯甲酸 - - - 18 - - - - -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 - - 6 - - - - 50.7 蓖麻油 - - - - - 25 3 3 - - 制作方法 先将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在180~220℃的条件下聚合反应0.2~3h,加入的松香酯、部分乙醇、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混合体,再加入剩余乙醇、正丁醇、丙酮、磷酸、添加剂调和成透明单体成品涂料,再将颜料加入单体成品涂料中,高速分散、研磨、过滤,泵入调色釜内调合成各种颜料的涂料。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松香酯0.3~5,酚醛树脂3~12,环氧树脂2~10,聚乙烯醇缩丁醛1~6,丙酮3~8,乙醇38~53,正丁醇1~7,磷酸1~5,其余为添加剂。其中所述的添加剂为顺丁烯二酸酐、苯甲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蓖麻油。 防锈组成物 特性 本品可广泛用于钢板的防锈涂层,因此对于汽车厂,大大简化了生产工序,节约了成本,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的防锈性较好,能达半年不生锈,而且润滑性好,可清洗性能也较好,不影响汽车板后道的涂装性能。 用途与用法 主要用于钢板的防锈涂层,使用时钢板在钢厂经该防锈组成物处理后,运输至汽车厂直接在汽车厂不需再涂冲压油即可直接进行冲压。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4# 5# 机械油 78 78 78 73 - 煤油 - - - - 78 二壬基萘磺酸钡 8 8 8 8 8 氧化蜡钡皂 1 1 1 1 1 硫化动物油脂(含硫量10~15%) 5 - 5 - 5 硫化动物油脂(含硫量10%) - 5 - 5 - 硫化动物油脂(含硫量15%) - - - 5 -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 8 - - - - 季戊四醇油酸酯 - 8 - - - 羟基硬脂酸酯 - - 8 8 8 制作方法 先将矿物油投入反应釜,进行搅拌,再投入磺酸盐类防锈剂,加热搅拌到100~120℃脱水后,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含硫化合物、润滑助剂,充分搅拌后,再进行250目滤网过滤后,即得成品防锈组成物。 注意事项 防锈组成物由矿物油、磺酸盐类防锈剂、非活性硫化合物和润滑助剂组成,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矿物油60~94.5、磺酸盐类防锈剂3~20、非活性硫化合物1~15、润滑助剂0.5~5。 矿物油为机械油、变压器油、锭子油、脱臭煤油中选择1~2种,粘度选用低粘度矿物油,40℃的粘度在20cst以下。 磺酸盐类防锈剂为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钠、二壬基萘磺酸钡、二壬基萘磺酸钙、羊毛脂、司本80、十二烯基丁二酸、羊毛脂镁皂、氧化腊、氧化蜡钡皂中选择1~3种。 非活性硫化合物为非活性硫的化合物和活性硫的化合物,硫黄成分为5~15%,化合物成分为C8~C18的动植物油和烷烃的混合物,其中选择1~3种。 润滑助剂为季戊四醇油酸酯、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牛脂、棕榈油、羟基硬脂酸酯、菜籽油中选择1~2种。 钢筋混凝土阻锈剂(1) 特性 本品有效减缓和阻止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能够阻或延缓氯离子对钢筋钝化膜的破坏,本品具有用量少,减少单一阻锈剂用量等优点。 用途与用法 本品主要用作钢筋混凝土阻锈剂。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钼酸钠 0.03 0.01 0.05 二乙烯三胺 4.5 0.9 4.5 丙烯基硫脲 0.15 0.08 0.19 1,4-丁炔二醇 0.19 0.15 0.75 水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制作方法 将各组分加入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可。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钼酸钠0.01~0.05、二乙烯三胺0.9~4.5、丙烯基硫脲0.08~0.19、1,4-丁炔二醇0.15~0.75、水加至100。 钢筋混凝土阻锈剂(2) 特性 本品对混凝土性质无任何负面影响,且具有高效的钢筋阻锈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海港工程、沿海建筑、民用建筑等新拌钢筋混凝土结构。 用途与用法 本品主要应用于海港工程、沿海建筑、民用建筑等新拌钢筋混凝土结构。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4# 5# 6# 一乙醇胺 10 - - - 5 3 盐酸 30 - - - - - N-甲基乙醇胺 - 15 - - - 4 硫酸 - 20 - - 10 8 三乙醇胺 - - 20 10 5 3 苯甲酸 - - 20 10 - - 对羟基N-甲基环己胺 - - - 10 5 5 硝酸 - - - 10 - - 醋酸 - - - - 5 3 柠檬酸 - - - - 5 4 酒石酸 - - - - - 6 自来水 60 65 60 60 65 64 制作方法 将原料加入自来水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得本品阻锈剂。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胺基醇10~20、酸10~30、水60~70。 所述胺基醇包括:一乙醇胺、N-甲基乙醇胺、N,N-二甲基乙醇胺、三乙醇胺、对羟基环己胺、对羟基N-甲基环己胺、对羟基N,N-二甲基环己胺等,可以为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酸包括:盐酸、硝酸、硫酸、磷酸、醋酸、苯甲酸、柠檬酸、酒石酸等,可以为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水为饮用水。 钢铁表面防锈剂 特性用本处理剂能使钢铁表面上的微量油污脱去,随后即去掉处理件的氧化皮和铁锈,不经冲洗形成一种薄膜,这个薄膜就是一种优良的防腐保护层涂料,此涂料对涂漆和喷塑有很好的附着力,它的最大优点就是排除大量“盐”的成份,从根本上消除了钢铁工件经涂漆后的隐患,经处理后的工件一般在半年内不会锈蚀,不改变材料的机械性能。 使用本产品可以大大减少以往钢铁表面的前处理工艺流程,节省厂房面积,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环境污染。 用途与用法本产品可广泛地用于各种钢铁表面的处理。 本产品的使用方法是:先用湿抹布抹去钢铁件上的灰尘砂土,对氧化皮、铁锈和微量油污的部件可浸入其中或循环喷淋。使用时按体积一份原液加三份水,可以在常温(30℃)使用,也可以在中温(50~65℃)使用。部件处理完毕,未干时应避免叠放,应放在通风良好处凉干,有条件时可用热风扇吹,以加速干燥。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铬酸 0.5 硼酸 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 磷酸 60 过氧化氢 适量 水 加至100 制作方法 (1)称取铬酸加5份水,溶解后,滴加过氧化氢,使其显示出绿色; (2)称取硼酸加10份水,加热搅拌使其尽量溶解; (3)称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10份热水溶解; (4)将上述三种溶液加到磷酸中,分别用水洗净容器,洗液并入主液中,最后用水稀释到100而成本产品,此品称为原液。 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将原液和水按1+3体积稀释。 注意事项本品是由磷酸、铬酸、硼酸、水四种成份组成,还可加入过氧化氢,也可根据所处理的钢铁表面油污情况,在上述四种或五种成份中再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配方中磷酸用量为1~90%;硼酸用量计小于4%;用量在0.5%左右,也可任意增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量为1%左右(视工件上油污多少),也可以增减,最后用水稀释到需要的体积,经充分混合而成。 钢铁除锈防锈剂 特性本品适应面广,解决了不能在池槽中浸泡或喷淋的大型固定的如桥裸、输变电铁塔、船舰、汽车、栏杆等钢结构件的表面彻底除锈防锈的问题,比较用砂纸、钢丝刷等落后的手工除锈工艺则大大提高除锈质量,减轻劳动强度,避免铁锈粉尘对操作工人健康的损害与空气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用途与用法使用时,将白色稠厚的除锈膏涂敷在锈钢铁表面,厚度约为2~3mm,经一定时间后做检查,如锈未除尽,将除锈膏翻动,如锈层特厚(如旧船板等)除锈膏经翻动后已变为豆灰色,可将除锈膏刮去,重新涂敷新的除锈膏。除锈膏与锈层初接触时变为,待翻动后变回白色时,说明锈已除尽,钢材呈钢灰色,这时可将除锈膏刮去下次再用。刮净除锈膏后即用预先以10:1稀释的防锈液进行清洗,待钢材表面不留除锈膏残渣,立即将防锈液在钢材表面来回刷两遍,即可保持7~10天不生二次锈。 配方 1、除锈膏 原料 配比(质量份) 盐酸(30%) 27.3 C6H12N4 0.04 苯胺 0.008 SnCl3 0.0003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0.04 水 11.3 膨润土 62.5 2、防锈液 原料 配比(质量份) 亚硝酸钠 20 (CNH2)2CO 15 C6H12N4 0.04 三乙醇胺 1.4 苯甲酸钠 0.4 蒸馏水 加至100 液体氢氧化钠 适量(调pH值至12以上) 制作方法 除锈膏制备: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制成膏体即可。 防锈液制备:将各组分溶于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可。 钢铁防锈剂 特性 本品配方科学合理,生产工艺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仅需要将上述原料在室温下进行混合即可;其除锈能力强;防锈时间长;使用时节省人力和工时,工作效率高;该防锈剂为碱性水溶液,对设备的腐蚀性较低,使用安全可靠,并利于降低设备成本;该防锈剂不含磷酸盐,不含对和环境有害的亚硝酸盐,便于废戏防锈剂的处理排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用途与用法 本品主要用作钢铁防锈剂。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4# 5# 6# 五羟基己酸钠 8 - 8 7 4 3 苯并三氮唑钠(BTANa) - 9 2 3 3 4 聚合度为9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9) - - - - - 10 聚合度为2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0) 7 - - - - - 聚合度为25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5) - 8 - - - - 聚合度为4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40) - - 9 - - - 月桂酰单乙醇胺 - - - 9 9 - 氢氧化钾 2 - - 4 - - 氢氧化钠 - - 3 - - 3 过氧焦磷酸钠 - - - - 4 - 氨水 - 3 - - - - 去离子水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制作方法 取缓蚀剂、表面活性剂、pH值调节剂以及去离子水,在室温下依次将缓蚀剂、表面活性剂、pH值调节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即成为钢铁防锈剂成品。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缓蚀剂7~10、表面活性剂7~10、pH值调节剂1~6、去离子水加至100。 所述缓蚀剂是五羟基己酸钠和苯并三氮唑钠中的一种或者其组合。 所述表面活性剂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烷基醇酰胺。其中,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脂肪醇聚氧乙烯(5)醚、脂肪醇聚氧乙烯(7)醚、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脂肪醇聚氧乙烯(20)醚、脂肪醇聚氧乙烯(25)醚或脂肪醇聚氧乙烯(40)醚。所述烷基醇酰胺是月桂酰单乙醇胺、月桂酰二乙醇胺、油酰单乙醇胺、油酰二乙醇胺、椰子酰单乙醇胺、椰子酰二乙醇胺、硬脂酰单乙醇胺或者硬脂酰二乙醇胺。 所述pH值调节剂为无机碱、有机碱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所述无机碱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过氧焦磷酸钠或氨水。所述有机碱为多羟多胺和胺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其中,多羟多胺为三乙醇胺、四羟基乙二胺或六羟基丙基丙二胺;胺为乙二胺、四甲基氢氧化铵、二甲基乙酰胺或者三甲基乙酰胺。 钢铁防锈剂 特性 本品配制工艺简单,原料易得,不污染加工表面,去除容易,使用方便。 用途与用法 本品适用于钢铁金属零件加工过程中工艺之间的防锈。可广泛用于机械制造、家用电器、轻工五金等行业。 用于零件喷漆前处理工艺:先将零件上挂具,然后除油(没有油污或油污轻微的可省去此工序)、水洗(没有以上除油工序的即可省去此工序)、酸洗、水洗。然后将零件浸入防锈剂2~3min,自然干燥或烘干。 防锈剂用于零件装配前防锈处理:只要将经精加工后的零件直接浸入盛有防锈剂的盘中或槽中即可,直至装配前再取出用干净的纱布擦净。 防锈剂用于仓库贮存钢铁零件的防锈:只要将零件直接浸入盛有防锈剂的盘中即可;较大型的零件不得全部浸入可定期用人工将防锈剂浇喷零件表面。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石灰 5 经活性炭过滤的自来水 60 氢氧化铵 0.6 尿素 1.5 亚硝酸钠 2.3 过滤水 30.4 防锈助剂 0.2 制作方法 防锈剂的配制方法:将石灰用12倍的水化开,去除未化开的石灰石部分,按去除的质量重新补上石灰,制得氢氧化钙乳液,然后在乳液中加入氢氧化铵,尿素,制得碱性母液,在碱性母液中加入亚硝酸钠后再补足余量的水,最后在不断地搅拌下加入防锈助剂。 防锈助剂的生产工艺:在反应釜内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水,夹套中加热升温,不断搅拌,待温度升至80℃左右时且烷基苯磺酸钠全部溶解后,逐步加入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和椰子油烷基二乙醇酰胺,在另一只锅中隔水加热,将烷基聚氧乙烯醚溶解后,也缓慢加入反应锅中,继续搅拌并降温,待温度降至40℃时加入尿素和六偏磷酸钠。 注意事项 防锈剂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氢氧化钙5~7,氢氧化铵0.4~0.8,尿素1~2,亚硝酸钠1~3,防锈助剂0.15~0.25,水86.95~92.45。 防锈助剂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20,平平加(烷基聚氧乙烯醚)1~1.5,TX-10(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1~2,6501(椰子油烷基二乙醇酰胺)2~4,尿素6~7,六偏磷酸钠2~3,水62.5~78。 高效除锈防锈剂 特性本品化学性能稳定,适用于涂刷或浸泡处理金属构件,除锈速度快、质量高,并能自干成裂。该膜坚韧致密,与金属基体附着力强,可作底漆使用。经处理的金属构件有较好的中远期防锈效果,并能与涂层、镀层良好的附着。该处理剂成本低,配制简单安全,无“三废”污染。 用途与用法本品可广泛用于金属构件涂装前的预处理。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磷酸(85%) 60 40 氢氧化铝 2.5 2 明胶 0.01 0.01 明矾 0.1 0.1 磷酸锌 6.5 1.0 柠檬酸 0.1 1 乙醇 0.5 2.5 邻二甲苯硫脲 0.01 0.05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0.01 0.01 水 加至100 加至100 制作方法配制时,将磷酸和氢氧化铝混合均匀,适当加热,至溶液澄清,乘热加入邻二甲苯硫脲,搅拌至溶解,得I号液,将动物胶、明矾、适量的水混合,加热溶解,得II号液;将I号液和II号液混合并依次加入磷酸锌、柠檬酸、乙醇、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水,搅拌至全部溶解,配制成的处理剂略带棕色,pH值约为1~2之间,相对密度约1.2~1.4,1#适用于涂刷或喷涂处理金属构件,2#适用于浸泡处理金属构件。 注意事项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磷酸(85%)15~70、氢氧化铝2.5~4、动物胶0.01~0.1、明矾 0.1~0.5、磷酸锌0.5~2、柠檬酸0.1~1、乙醇0.5~2.5、邻二甲苯硫脲0.01~0.1、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0.01~0.1、水加至100。 配方中磷酸为除锈成分,氢氧化铝和磷酸锌为主要的防锈成分,采用氢氧化铝替代铝粉,氢氧化铝来源广,价格低廉,可直接同磷酸反应,生成磷酸二氢铝,该反应安全可靠无污染,减少动物胶用量,这样,既能保证成膜光滑、致密、减少流挂,又能降低成本,提燥速度和膜层耐温,取消添加高铝熟料粉。添加磷酸锌可增强防锈膜抗水抗温能力;微量的动物胶提高了防护膜同金属基体的附着力,改善了防护膜隔潮和隔绝空气的性能;明矾可防止动物胶质变,提高防护膜的防护性能;柠檬酸作为络合剂;乙醇可提高膜层光滑性和加速膜层干燥,添加柠檬酸和乙醇,可减少工件表面流挂及防止溶液沉淀;微量的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作为渗透剂,可提高除锈速度和清除少量油迹,增加处理剂的渗透性,提高除锈速度;邻二甲苯硫脲为缓蚀剂,可防止工件表面的过腐蚀。 高效化锈防锈剂 特性 本品是一种更环保,性能更优异,有更好渗透力和附着力,实现更好去锈防锈作用的高效化锈防锈剂。 用途与用法 本品用于金属表面的防锈处理。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水 200 300 重铬酸双四正丁基铵 1 5 硝酸钠 0.5 4 磷酸三钠 1 8 烷醇聚氧乙烯醚溶剂 1 4 氧化锌 1 6 正磷酸 80 160 四氧化三铁 0.5 1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 8 钼酸钠 0.05 1 制作方法 将上述组份在常温下搅拌均匀,即可制成本品。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水200~300,正磷酸80~160,重铬酸双四正丁基铵1~5,硝酸钠0.5~4,氧化锌1~6,磷酸三钠1~8,钼酸钠0.01~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8,烷醇聚氧乙烯醚1~4。 罐体水压试验防锈剂 特性 本品在罐体水压试验时在水中按质量比为1:50~100比例加入防锈剂,可使罐体在水压试验之后,在约30天左右保持罐体不发生锈蚀现象。本品应用到工艺中操作简便,且防锈效果明显。 用途与用法 本品主要用作罐体水压试验防锈剂。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长链羧酸 10 20 30 20 20 20 30 20 22 28 聚醇 0.3 0.4 0.2 0.6 0.5 0.6 0.2 0.5 0.8 1 醇胺 15 30 8 18 20 18 8 30 20 25 钼酸盐 0.6 0.2 1 0.1 0.3 0.1 1 0.5 0.5 0.8 碳酸盐 3 2 4 1 2 1 4 2 3 3 磷酸盐 1.2 1.5 2 3 1 3 3 1.7 2.7 2.7 柠檬酸 1.5 1.2 2 2.1 1.1 2.5 3 1.8 2.8 2.8 水 68.4 44.7 52.8 55.2 55.1 54.8 50.8 43.5 48.2 36.7 续上表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长链羧酸 10 20 30 20 20 20 30 20 22 28 聚醇 0.3 0.4 0.2 0.6 0.5 0.6 0.2 0.5 0.8 1 醇胺 15 30 8 18 20 18 8 30 20 25 钼酸盐 0.6 0.5 1 0.1 0.3 0.1 1 0.5 0.5 0.8 碳酸盐 3 2 4 1 2 1 4 2 3 3 磷酸盐 1.2 1.5 2 3 1 3 3 1.7 2.7 2.7 柠檬酸 1.5 1.2 2 2.1 1.1 2.5 3 1.8 2.8 2.8 尿素 8 5 9 8.8 10 11 12 13 14 15 水 60.4 39.7 43.8 46.4 45.1 43.8 38.8 30.5 34.2 21.7 制作方法 将各组分溶于水混合均匀即可。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长链羧酸10~30、聚醇0.2~1、醇胺8~30、钼酸盐0.1~1、碳酸盐1~5、磷酸盐1~3、柠檬酸1~3、尿素5~15、水加至100。 所述长链羧酸是指含碳9~16的长链羧酸。最好是含碳11~14的长链羧酸。 所述聚醇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醇、聚丙醇以及聚丁二醇等等。以聚乙二醇为最佳。 所述聚胺为三乙醇胺、二乙醇胺以及三丙醇胺等等。以三乙醇胺为最佳。 所述钼酸盐、碳酸盐以及磷酸盐为钠盐或/和钾盐。 上述防锈剂中各种缓蚀剂通过协同效应,高分子成分在表面形成高分子沉积膜或吸附膜,阴离子(A)与基材金属表层原子(M)通过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层保护膜(mM+nA2~→MmAn+nze),由此各缓蚀剂相结合在碳钢表面形成一种混合膜,共同来阻断、抑制腐蚀反应。其中柠檬酸对Fe离子有屏蔽络合作用,除去表面少量浮锈,尿素对气相具有缓蚀作用,配方中加入尿素效果会更好。 防锈液基本机理:本组分中含氮、氧等亲水极性基团吸附于金属整个表面,改变了金属表面电荷状态和界面性质,减缓腐蚀速度,含长链碳氢元素的非极性基团把金属表面和腐蚀介质隔开,并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疏水膜,从而阻碍金属表面与腐蚀介质间电荷的转移,即减小腐蚀速率;其中钼酸盐在基材表面与铁反应生成钝化膜,可防止在高分子膜因外因覆膜不全或缺失后起一定的缓释效果。 硅钢片剪口防锈剂 特性 本产品是一种特效的接触型单效硅钢片防锈剂,干速快(30~40s即干),涂层薄,不改变原有叠片件的几何形状,不粘结,不渗透,防锈期长,在沿海地区防锈长达1~3个月,硅钢片剪口断面不生锈,对变压器油质量无影响,并能害到和超过生产厂家车间工序间的传递周转期的要求。且防锈剂涂或刷操作简单方便,不受气候及温度的影响,该防锈剂生产工艺简单,无毒,无排放,不污染环境。 用途与用法 用于硅钢片剪口防锈。 配方 原料 配比(体积份) 苯并三氮唑 10(质量份) N,N-二甲基甲酰胺 45 水杨酸 5(质量份) 无水乙醇 加至1000 曲拉通X100 3 达尔美洗洁净 2 磷酸 8 制作方法 按上述配方,先用N,N-二甲基甲酰胺将苯并三氮唑进行溶解,待全部溶解后,把水杨酸加入,然后加进无水乙醇,搅拌均匀,顺序加入曲拉通X100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达尔美洗洁净)、磷酸后,搅拌1~2min,即得防锈剂。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水杨酸4~6,苯并三氮唑8~15,N,N-二甲基甲酰胺30~45,磷酸7~12,曲拉通X1002~5,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达尔美洗洁净)2~4,无水乙醇加至1000。 纳米二氧化钛防锈剂 特性 本品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纳米材料分散性好、制备的防锈剂性能稳定。 用途与用法 本品适用于金属表面的防锈处理。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基础油 45号变压器油 176 - - α-烯烃油 - 190 - 乙基硅油 - - 170 表面修饰剂 油酸 18 - - 硅烷偶联剂 - 4 - 硬脂酸 - - 20 四氯化钛 12 12 12 蒸馏水 2.8 2.4 3 制作方法 (1)取85~95份矿物油或合成油作基础油,加入2~10份的表面修饰剂—油酸或硅烷偶联剂或硬脂酸PG电子,强烈搅拌,缓慢滴加6份的四氯化钛,混合均匀; (2)向已加入表面修饰剂和四氯化钛的基础油液中缓慢滴加1.2~1.5份的蒸馏水,控制混合油液的温度不超过70℃,使四氯化钛与水的基础油介质中反应2~4h; (3)反应完成后,用蒸馏水对混合油液反复清洗,至洗后蒸馏水pH值为2~4止; (4)加入无水氯化钙,混合均匀,静置,取上层清液,其中所含二氧化钛颗粒的平均直径不大于100nm,制得油溶性的含纳米二氧化钛的防锈剂。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基础油170~190,表面修饰剂4~20,四氯化钛10~12,蒸馏水2~4。 黑色金属表面脱脂防腐防锈剂 特性 本品用于黑色金属表面处理,只需一道工艺同时完成脱脂、除鳞、除锈、防腐、防锈,为黑色金属表面处理减少了多道工艺,使黑色金属表面基体不再遭受过酸,不遭受破坏公差造成损伤报废,从而大幅度提高工效,提高成材成品率,降低成本70%以上;彻底消除了氯离子、亚铁离子、硫酸根、二氧化硫等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劳动力消耗,保护操作工人身安全。 用途与用法 本品主要应用于黑色金属表面脱脂除鳞除锈、防腐防锈工艺。如钢铁厂生产的冷轧、热轧板、棒材、丝材、角钢、工字钢、管道带钢、机械、汽车、火车、船舶、军舰、军用坦克、装甲车、枪炮、码头、集装箱、包装箱、五金、器具、各种建筑物等等的主件、零部件的表面脱脂除鳞除锈、防腐防锈。 取代常规的表面处理工艺,本品可长期清洗,只需添加原剂不须换槽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消除安全隐患,降低成本30%以上,提高产品质量一个等级,取代常用盐酸、硫酸、无机酸酯洗工艺。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磷酸 28 25 盐酸 8 5 洗涤剂 7 5 二乙烯三胺 0.3 0.23 氯酸钠 0.7 0.5 水 63 62 添加剂 4 3 制作方法 (1)先将水配入反应釜中,在不断搅拌中将氯酸钠配进法。 (2)搅拌溶完后将二乙烯三胺、添加剂、洗涤剂配进去,搅拌均匀后,加入盐酸,再次搅拌均匀后,加入磷酸,搅拌20min后转化成脱脂除鳞防腐防锈剂成品。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磷酸25~30、盐酸5~10、洗涤剂5~10、二乙烯三胺0.2~0.3、氯酸钠0.5~0.7、水61~65、添加剂3~5。 黑色金属气相防锈剂 特性 本品能有效地将成本、效果、及气相结合在一起,产品本身挥发出的气体在密闭的条件下能对黑色金属起到保护作用。 用途与用法 本品用于黑色金属的防锈处理。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4# 5# 磷酸氢二铵 25 17 7 17 17 碳酸氢铵 6 10 10 6 6 亚硝酸钠 19 23 33 27 27 水 50 50 50 50 50 制作方法 按配方量将水加热至30~40℃,加入碳酸氢钠,搅拌溶解后,逐渐加入磷酸氢二铵,再加入亚硝酸钠,搅拌至全部溶解后即可。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磷酸氢二铵17~19,碳酸氢铵5~6,亚硝酸钠27,水50。 黑色金属物防腐防锈剂 特性 涂本防锈剂后能延长黑色金属物的使用寿命两倍以上。防腐防锈时间:露天的防锈时间达20年以上,水中及井下的防锈时间达10年以上,不燃烧、无毒、无环境污染,附着力强,生产成本低。 用途与用法 本品主要用作黑色金属物防腐防锈剂。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热固性酚醛树脂 35 30 40 环烷酸 10 15 12 氧化铝 7 10 9 粘土 8 10 10 石膏粉或滑石粉 10 5 10 环烷酸铝 10 11 12 铝银粉 15 18 15 添加剂 5 7 10 制作方法 (1)首先将氧化铝粉、石膏粉或滑石粉、粘土等先用雷磨机研成超细到350~400目粉末。 (2)将环烷酸、添加剂、环烷酸铝、粘土、石膏粉或滑石粉等在不断搅拌中逐渐逐项分别配入反应釜中,充分搅拌混合反应10min后,反应铬合成铬合混合物待用。 (3)将混合物配入反应釜中,在不断搅拌中逐渐地将热固性酚醛树脂滴配进去,充分搅拌铬合反应20min后,已铬合成粗糙的防锈剂半成品。 (4)将粗糙的防锈剂移置到三辊球磨机上,连续球磨2~3遍后得防锈剂成品,包装入库或销售。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热固性酚醛树脂30~40、环烷酸10~15、氧化铝7~10、粘土8~10PG电子、石膏粉或滑石粉10~15、环烷酸铝10~12、铝银粉15~18、添加剂5~10。 所述添加剂包括以下组份:一氯醋酸57、碳酸钠26、氯化铵17。 本品长期防锈剂的机理:一是选用能与黑色金属接触时能铬合的,而且能产生金属鳌合和金属铬合的材料,并能促使防锈剂膜层成为冶金型接合,同时增厚防锈膜层,隔绝空气侵入金属体。二是防锈剂应具有粘度大、粘结力强、密度大、成膜率高、膜层致密,隔绝气相、水份的性能。防锈膜层能遇水脱水,遇潮湿脱潮湿,分离水份潮湿。 混凝土钢筋阻锈剂 特性 本品能显著缓解氯离子对钢筋钝化膜的破化,具有环保、无碱、用量低、与水泥适应性好,并能适当改善混凝土性能等优点。它是一种高效混凝土钢筋阻锈剂,可用于水利、铁路、民用建筑等钢筋混凝土结构。 用途与用法 本品主要应用于水利、铁路、民用建筑等钢筋混凝土结构。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葡萄糖酸锌 5 3 硅酸锂 30 35 苯甲酸铵 15 10 低分子量(醇)胺类 20 25 水 30 27 制作方法 将各组分溶于水混合均匀即可。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葡萄糖酸锌3~7、硅酸锂25~35、苯甲酸铵10~18、低分子量(醇)胺类17~25、水27~35。 本品作用机理是:硅酸根和葡萄糖酸根在阳极区与阳极溶解产物(Fe2+和Fe3+)形成难溶盐和鳌合物的沉积膜,抑制了阳极的溶解;Zn2+离子与阴极反应的产物(OH-)作用生成难溶的氢氧化锌,它们在阴极区域沉积使得氧难以到达阴极,降低了阴极过程的反应速度;低分子量(醇)胺类中以电负性较大的N、O原子为中心的极性基团吸附在钢筋表面,改变了钢筋在混凝土的双电层结构,从而起着抑制钢筋腐蚀的作用。因此,本品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能有效抑制钢筋腐蚀过程的阳极和阴极反应。 建筑用钢结构转锈防锈涂剂 特性 (1)具有除锈、防锈双重功能:厚度在100μm内的铁锈、氧化皮,直接涂刷即可被彻底转化除净。 (2)节能环保:传统的机械抛丸、喷砂除锈消耗能源,污染环境。手工、电动打磨除锈劳动强度大,效率底,除锈不彻底。酸洗除锈存在大量废水排放,污染环境。本品提供的建筑用钢结构转锈防锈涂剂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除锈方法,属于节能环保型产品,水溶性无毒无味,单组分液体,可以象刷涂油漆一样施工,刷涂、滚涂、喷涂皆可,避免了抛丸、喷砂的噪音与粉尘污染,也避免了酸洗磷化的污水排放,有效地保护了工作环境与自然环境。 (3)无损钢铁:本品提供的建筑用钢结构防锈涂剂适用于各类标号的钢材、铸铁、铁合金,只与其腐蚀产物发生作用,不影响钢铁的化学及机械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性能、冲击韧性等。 (4)与油漆结合力强、配合性好:本品提供的建筑用钢结构转锈防锈涂剂在除锈的过程中,通过分子键合力与基底金属牢固结合,同时,形成的防锈膜平整而紧密,呈微观网状结构,油漆高分子渗入其中,因此与油漆的结合力更强。该膜层可与各类油漆(红丹、酚醛、沥青、氨基、醇酸、硝基、聚酯、环氧、乙烯、聚氨酯、丙烯酸等)、膏灰、涂料(防火涂料、粉末涂料等)配合使用,不存在油漆起皱、鼓泡等相溶性问题。 (5)使用方便:直接涂刷在带有铁锈、氧化皮的钢铁表面,春夏季1~2h、秋冬季2~4h后即完成转化除锈,并可进行油漆施工。不再用喷射设备,不受钢构件复杂的造型及尺寸影响,可以现场施工。 用途与用法 本品主要用作建筑用钢结构转锈防锈涂剂。 本品防锈涂剂使用方法:清除建筑钢结构表面的油污、泥砂、灰尘,将本品用羊毛刷直接涂刷在带氧化皮或铁锈的钢材表面,锈厚多涂、锈薄少涂,使表面完全润湿,常湿下1~2h即可将铁锈转化除净,并在钢材表面形成紧密的灰黑色防锈膜层,然后再进行油漆施工。经这样处理后的钢结构材料,油漆的内在质量显著提高,防腐蚀时间大大延长,同时兼具一定的防火性能。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4# 等量的C6H2(OH)3COOH·H2O和C73H52O46 组成的多元酸转锈剂 500 - - - 3:1的C6H2(OH)3COOH·H2O和C6H8O7·H2O 组成的多元酸转锈剂 - 600 - - 3:1的H3PO4和C6H8O7·H2O组成的多元酸转锈剂 - - 400 - 2:2:1 C6H2(OH)3COOH·H2O、C73H52O46和C6H8O7·H2O 组成的多元酸转锈剂 - - - 350 胶凝剂 20 30 25 40 大气缓蚀剂 1 1.5 2 2 渗透剂 0.5 0.6 0.9 1 有机硅消泡剂 0.5 0.4 0.1 0.5 水 加至1000 加至1000 加至1000 加至1000 制作方法 将多元酸转锈剂、胶凝剂、大气缓蚀剂、渗透剂、有机硅消泡剂和余量的水。依次加入反应缸中,在40℃温度下混合搅拌48min,冷却、过滤,制得呈液态的钢结构转锈防锈涂剂成品。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多元酸转锈剂300~700、胶凝剂20~40、大气缓蚀剂1~2、渗透剂0.5~1、有机硅消泡剂0.1~0.5、水加至1000。 所述多元酸转锈剂主要成分为C6H2(OH)3COOH·H2O、C73H52O46、H3PO4和C6H8O7·H2O;所述胶凝剂主要成分为磷酸铝;所述大气缓蚀剂主要成分为C7H5NS;所述渗透剂主要成分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高分子聚合物;所述有机硅消泡剂主要成分为有机硅高分子聚合物;所述水为纯净水。 洁光防腐防锈剂 特性 本品集去污、上光于一体,对油漆、涂料、染料、油脂、沥青等污物有较强的清除功能,采用本品擦抹后的汽车光洁如新,可使老旧和褪色的木器家具等硬表面获得复新,对铁质管道、门窗、箱柜涂料后在图上一两层本品可长期保持不腐蚀、不生锈、不脱漆、不褪色,本品在物体表面潮湿的情况下可进行涂抹,长时间存放不分层,无沉淀物。 用途与用法 本品用于硬质表面的洁光、防腐。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三乙醇胺 3 水玻璃 1 液体石蜡 16 油酸 3 硬脂酸 1 石蜡 4 APG 2 表面活性剂 2 水 加至100 制作方法 将三乙醇胺溶于水中搅拌,加入水玻璃搅拌,加入APG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将硬脂酸和石蜡溶解于油酸中,再将液体石蜡倒入其中搅拌均匀,最后将上述两种混合液合在一起进行充分搅拌,使之均匀制成本成品。还可以加入少量的杀菌剂和香料。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三乙醇胺1.5~4、水玻璃0.5~2、液体石蜡14~18、油酸3~4.、硬脂酸0.5~2、石蜡3~5、APG1~2.5、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1.5~2.8、水加至100。 金属表面防锈处理剂 特性 本品金属表面成膜致密、均匀、坚硬,厚度适中,与本体结合牢固,不含结晶水,因此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抗氧化性,使用寿命长,表面光洁度好,抗腐蚀性强。且处理剂无腐蚀性,对生产、使用的设备、环境要求低,生产、使用操作方便,运输、贮存方便;处理剂可循环使用,废液处理简易,不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用途与用法 广泛用于汽车、机械、电器等各行业的金属表面防锈处理。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4# 5# 植酸(浓度50%) 0.5 1 2 4 7 植酸钙 0.05 - - 0.8 - 植酸锌 - 0.1 - 0.8 1 植酸锰 - - 0.5 0.8 - 酒石酸 0.1 0.3 0.5 0.6 0.8 蒸馏水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制作方法 将蒸馏水置于容器中,将植酸盐和植酸(浓度50%)倒入溶剂中,搅拌至植酸盐全部溶解,再倒入酒石酸搅拌均匀,则制成处理剂。 注意事项 金属表面防锈处理剂主要由植酸、植酸盐、溶剂组成,其中各组份质量份配比范围为:植酸0.5~10、植酸盐0.05~3、其余为溶剂。 植酸含量较佳为1~4%,最佳为4%。 植酸盐一般为植酸钙、植酸锌、植酸铜、植酸锰、植酸钛、植酸钒、植酸铬、植酸锗、植酸镍等中的一种或数种,其中以植酸钙、植酸锌、植酸锰较为常用,植酸盐的加入量较佳范围为0.1~1%。 溶剂一般采用水溶液,最好是无离子水,如蒸馏水,或用自来水先后经阴、阳离子交换处理得到。 为了提高处理剂的成膜均匀性,还可加入酒石酸,其加入量为0.1~1%。 金属表面防锈剂(2) 特性本防锈剂是一种特殊防锈漆,既具有金属防锈功能,又可带漆焊接,且不影响焊口的焊接质量,将传统涂料金属颜料防锈的电化学机理改为漆膜屏蔽的防锈机理,使带锈焊接成为可能。 用途与用法本防锈剂适用于金属焊接坡口的防锈,勿需打磨直接焊接。使用方法为距金属表面20~30mm,向防锈面喷涂1~2次,待漆膜干燥后即可。在空气中可封存半年以上,还可耐酸、碱、盐份等不同环境。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醇酸树脂清漆 35 甲苯 29 乙酸乙酯 25 异丁醇 1 铝粉 0.1 制作方法分别称取醇酸树脂清漆、甲苯、乙酸乙酯、异丁醇和铝粉,置于容器中,搅拌均匀后,取0.5kg的混合液加入到金属气雾剂瓶中,充入0.1kg的丁烷喷射剂,在装罐机上封口,即制成自喷型防锈剂。 注意事项本品将金属颜料防锈的电化学机理改为漆膜屏蔽的防锈机理,降低金属粉末含量使防锈剂具有可焊性和防锈性,防锈剂组成为:醇酸树脂清漆 30~40、甲苯28~30、乙酸乙酯20~30、异丁醇0.5~1.0、铝粉0.05~1.5。 金属除锈防锈剂 特性 本产品单位质量的涂刷面积大,且制作工艺简单,没有特殊要求,加工简单,加工成本低。 用途与用法 本品适用于对金属进行除锈防锈处理。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磷酸 36 41 38.5 乙酸 8 10 9 FePO4 9 13 11 丙三醇 0.1 0.5 0.3 碳酸锰 0.1 0.2 0.15 水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制作方法 (1)将38~42份的磷酸与适量水在反应釜内混溶,然后,向其内加入8~10份乙酸; (2)静止0.5h后,分多次向溶液内加入5~7份还原铁粉,搅匀; (3)静止12h后,待还原铁粉中的杂质沉淀下去,向其中加入0.1~0.4份丙三醇和0.1~0.2份碳酸锰,搅匀,静止24h后待用。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H3PO436~41、乙酸8~10、 FePO49~13、丙三醇0.1~0.5、碳酸锰0.1~0.2、水加至100。 金属除油除锈防锈剂 特性本品化学性能稳定,使用周期长,消耗慢,溶液可不断添加,连续使用,除油、酸洗、钝化、磷化同步进行,使用此溶液对金属部件处理后,金属表面平整光滑。对有色金属与黑色金属均能达到除油除锈防锈的一步法,增强电镀、镀层结合力和油漆涂膜结合力,提高了涂装质量。 用途与用法将配制的原液(相对密度1.40),按原液:水=1:2比例配成水基溶液,对金属制品、工件进行浸洗,可加热使用,也可在室温使用,当溶液加热到50~80℃时,在10~15min可处理干净。处理小工件时,可将工件悬挂(离酸洗槽底100mm)于溶液中,工件顶端应低于溶液500mm进行浸洗。在处理工大型工件时,采用喷液机循环进行喷洗,对于电镀金属部件,采用此溶液处理后,使用90℃以上热水冲洗,即可电镀或涂漆,每1ml此溶液可处理金属表面积25~30平方厘米。通过处理后的金属表面放置在通风干燥处可防锈1月以上,再来涂漆喷漆时,不需除油酸洗处理,只要用清水冲洗去灰污,即可涂漆喷漆。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氢氧化钠 6 铝粉 13 六次甲基四胺 13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 6 环氧乙烷 12(体积) 自来水 300 磷酸(浓度为85%) 650(体积) 制作方法分别称取氢氧化钠、铝粉、六次甲基四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置取环氧乙烷,将上述原料全部放入预先清洗洁净的搪瓷容器,加入自来水,此时发生强烈放热的反应,反应温度达95±5℃,放置在室温下自然冷却至35℃,再徐徐加入磷酸(浓度为85%),测定pH=1.5,配制所成的溶液为淡略带香味液体。 注意事项本品以铝粉(俗称银粉)为金属防锈剂,氢氧化钠为皂化剂,六次甲基四胺为缓蚀剂,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环氧乙烷为乳化剂。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铝粉(俗称银粉)12~15;氢氧化钠6~10;六次甲基四胺12~15;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乳白色膏状固体,含量6~10;环氧乙烷12~15体积份;自来水为250~350;磷酸为600~700体积份。 金属防锈剂(1) 特性 本品所采用的原料部分为食品级而且价格低;在工业使用中对不会造成伤害,不含有重金属以及致癌物质亚硝酸钠,符合环保的要求;防锈剂附着于金属表面,在金属表面所形成的保护膜,不与金属表面基体发生化学反应,能保持金属表面平整、润湿、光滑,防锈剂维持pH值在8~9范围之内,使金属表面含氧量降低,防锈性能好,特别适用于工序间的防锈,金属防锈在1年以上;由于是水性金属防锈剂,因此在进入下道工序时,清洗方便;防锈剂能与水按任意比例相溶,可反复使用。 用途与用法 本品主要用作金属防锈剂。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山梨醇 40 45 35 三乙醇胺 27 25 27 苯甲酸 15 13 17 硼酸 18 17 21 山梨酸钾 30 40 35 6 9 9 马丙共聚物 6 7 8 氢氧化钠 20 23 24 碳酸钠 5 6 5 植酸 - - 0.8 制作方法 将山梨醇加热至完全融化后,再加入三乙醇胺,搅拌均匀;在上述混合物中缓慢加入苯甲酸,升温至100~110℃,使苯甲酸完全溶解;再在上述混合物中缓慢加入硼酸,并升温至110~20℃,使硼酸完全溶解;在温度为120±10℃的情况下保温1.5~2h,室温冷却到90~100℃时,停止搅拌,形成组份A,继续冷却至80~90℃时,向其中加入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的水,使组份A完全溶解于水中;再在上述溶液中加入山梨酸四、马丙共聚物、、植酸搅拌均匀,加水到规定容量,即可,此时溶液的pH值在9~10。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山梨醇30~50、三乙醇胺20~29、苯甲酸13~17、硼酸18~22、山梨酸钾20~50、5~10、马丙共聚物5~10、氢氧化钠15~25、碳酸钠4~6、植酸0.7~0.9。 本品金属防锈剂反应原理为:在高温下,把高分子状态下的醇氧化为醛和酸,山梨酸与三乙酸醇反应生成高分子网状结构的物质,网状物质与马丙共聚物共同作为成膜剂;三乙醇胺还与防锈剂中的苯甲酸、硼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所生成的盐与山梨酸钾一起作为复合缓蚀剂;所述的复合缓蚀剂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作为表面活性剂,它起到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加防锈水的润湿性,把缓蚀剂和成膜剂完全粘附在金属的表面,覆盖性和吸湿性较好;马丙共聚物还具有有表面活性和消泡活性。 金属防锈剂(2) 特性 本品的金属防锈剂对铸铁具有很好的防锈效果,并对铜、铝有较好的适应性PG电子,与压缩机工质、冷冻机油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适用于压缩机行业的工序间防锈及最终防锈,其残留率较低,并与压缩机工质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形成极薄的防锈膜,具工序间防锈,防锈时间长,可达3个月以上,并对铜、铝有较好的适应性,同时本品不含对有害物质,对无毒、无害,具有良好的环境效果。 用途与用法 本品主要用作金属防锈剂。 配方 表1 1,3戊二酸吗啉 原料 配比(质量份) 吗啉啉 550 1,3戊二酸 450 表2 硼酸吗啉 原料 配比(质量份) 吗啡啉 600 硼酸 400 表3 金属防锈剂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纯水 44.7 42.7 44.2 吗啉 35 40 38 1,3戊二酸吗啉 13 12 11 硼酸吗啉 7 5 6.5 苯并三氮唑 0.3 0.3 0.3 制作方法 (1)1,3戊二酸吗啉的制备:在一反应容中加入吗啉啉和1,3戊二酸搅拌并加温升温至沸腾,控制温度在140~150℃,当有大量气体产生时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反应60min左右得到1,3戊二酸吗啉备用。 (2)硼酸吗啉的制备:在另一反应容器中加入吗啡啉和硼酸,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40~160℃保温2h,旋转冷却至50~60℃得到硼酸吗啉备用。 (3)金属防锈剂的制备:在纯水中加入吗啉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3戊二酸吗啉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硼酸吗啉搅拌至完全溶解,最后加入苯并三氮唑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可得到本品的金属防锈剂。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吗啡啉30~40、1,3戊二酸吗啉10~15、硼酸吗啉5~8、苯并三氮唑0.3~0.5,水加至100。 所述1,3戊二酸吗啉是吗啉45~60与1,3戊二酸40~55反应得到的产物。 所述硼酸吗啉是吗啉55~70与硼酸30~45反应后的产物。 本品可采用直接浸泡、超声、喷啉的方法对设备进行防锈处理。 本品的防锈机理是:有机缓蚀剂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连续的吸附层,将腐蚀介质与金属隔离,因而起到保护防锈作用。有机缓蚀剂的分子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容易被金属吸附的亲水极性基,另一部分是憎水或亲油的有机原子团(如烷基)。极性基的一端被金属表面所吸附,而憎水的一端向外形成定向排列,结果腐蚀介质就被缓蚀剂分子排挤出去,使介质与金属表面分隔开,起到保护金属作用。极性基的中心原子N含有独对电子,它与金属的d电子空轨道进行配位结合,而S和O这些原子也都含有孤对电子,所以都能在金属表面进行化学吸附。 金属防锈剂(3) 特性 (1)不含三氯乙烷、四氯化碳等有害物质,会破坏高空中的臭氧层,污染环境。 (2)脱脂去污的能力强,对有色金属无不良影响。 (3)防锈能力强。 (4)抗泡沫性强,高压下不会产生溢出现象。 用途与用法 本品主要用作金属防锈剂。 使用方法:本品在使用时可采用清洗、喷啉清洗、浸泡清洗,清洗液可以重复使用,待去污能力下降时,可以添加新的原清洗液继续使用。 配方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平平加 4 6 8 聚乙二醇 2 3 6 油酸 2 4 6 三乙醇胺 6 10 15 亚硝酸钠 2 3 3 苯并三氮唑 0.2 0.5 1.2 硅酮消泡剂 0.5 0.5 1.2 制作方法 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可。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平平加4~8、聚乙二醇2~6、油酸2~6、三乙醇胺6~15、亚硝酸钠2~3、苯并三氮唑0.5~1.2、硅酮消泡剂0.5~1.2。 金属防锈剂 特性 本品具有很好的防锈效果,并对铜、铝有较好的适应性,与压缩机工质,冷冻机油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适用于压缩机行业的工序间防锈及最终防锈,其残留率低,用量小,并与压缩机工质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形成极薄的防锈膜,具工序间防锈,防锈时间长,可达3~6个月,并对铜、铝有较好的适应性,同时本品不含对有害物质,对无毒、无害,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 用途与用法 本品主要应用于压缩机行业的工序间防锈。 处理方法:本品可采用直接浸泡、超声、喷啉的方法对设备进行防锈处理。 配方 表1 碳酸环己胺 原料 配比(质量份) 环己胺 0.7 二氧化碳 0.4 表2 金属防锈剂 原料 配比(质量份) 1# 2# 3# 纯水 6.38 5.8 5.58 十二酸 1.8 1.88 2 环己胺 1 1.2 1.5 碳酸环己胺 0.8 1.1 0.9 苯并三氮唑 0.02 0.02 0.02 制作方法 (1)碳酸环己胺的制备:先将环己胺在丙酮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聚合反应3~6h的产物,备用。 (2)再按比例在纯水中加入环己胺,搅拌均匀,加入十二酸使其与环己胺中和反应安全,再控制温度在90℃以下加入碳酸环己胺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苯并三氮唑搅拌至溶解即得到本品金属防锈剂。 注意事项 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环己胺1~1.5、十二酸1.5~2、碳酸环己胺0.5~1.1、苯并三氮唑0.02~0.04、水5.5~6.4。 所述碳酸环己胺是环己胺0.6~0.8和二氧化碳0.3~0.5在丙酮溶液中,加成聚合3~6h的产物。 本品的防锈机理是:有机缓蚀剂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连续的吸附层,将腐蚀介质与金属隔离,因而起到保护防锈作用。有机缓蚀剂的分子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容易被金属吸附的亲水极性基,另一部分是憎水或亲油的有机原子团(如烷基)。极性基的一端被金属表面所吸附,而憎水的一端向外形成定向排列,结果腐蚀介质就被缓蚀剂分子排挤出去,使介质与金属表面分隔开,起到保护金属作用。极性基的中心原子N含有独对电子,它对金属的d电子空轨道进行配位结合,而S和O这些原子也都含有孤对电子,所以都能在金属表面进行化学吸附。 金属防锈喷雾剂 特性 本品使用方便、灵活,对于打磨出金属光泽等待施焊的焊面喷涂一层该喷雾剂可以长时间保存不锈蚀,焊接前不需要处理,适合各种施焊方法,因此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用途与用法 本品用于工业中金属焊接面打磨后的防锈,各种金属表面防锈、防腐,铁、木、塑家具的防锈、防腐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Unit6SunshineforallStudyskills课件-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Unit3After-schoolactivitiesLesson2Avisittoafarm课件冀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Unit2BesportybehealthyReading课件-牛津译林版(2020)高中英语.pptx
Unit2Differentfamilies第三课时(课件)-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